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 俞 杰

灵祐,福建长溪(今霞浦)人,生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俗姓赵。15岁时,在城东建善寺出家,师从法常禅师。他非常用心地为寺院做事,“执劳每倍于役”。三年后到杭州龙兴寺受戒,遍研大、小乘佛法。贞元九年(793年),灵祐出外云游参访,先到浙江天台山,巡礼了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遗迹。此后,游览洪州(今南昌),至百丈寺,参谒高僧怀海禅师,怀海一见便收为弟子。因其资质聪颖,因此遂居参学者之首。有一次,在山风凛冽的冬夜,怀海禅师一觉醒来,冻得浑身哆嗦,便伸手探探床前的火盆,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吩咐侍立一旁的灵祐说:“你拨一拨炉中,看看有火没有?”灵祐拿起火棍拨后称没有。怀海禅师自己起来,拿过火棍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让灵祐看,并说:“你说没有,这是什么?”灵祐顿觉醍醐灌顶,得以开悟,忙叩首谢师。怀海又说:“你先前未悟只是暂时的,要想认识佛性的义理,应当观察时节的条件和关系。时节既然到了,如虚忽悟,如忘忽忆,才能了悟本体心性不是从身外去寻找的。你今天已经有所认识,自己应好好护持”。第二天,灵祐随怀海禅师上山劳动,怀海问道:“灵祐,带火来了吗?”灵祐随即拾起一根柴吹了两下,递给师父。禅师赞叹地说:“如虫御木,偶尔成文(好比小虫蚀木一样,虽则偶然,但点滴积累,总会了悟的)”。灵祐于炉中拨火未见火,怀海深拨其底见火星,无火亦有火;灵祐拾起柴来吹两吹,柴头无火又有火。“火”比喻本体心性,原本自身已具备,迷时不见悟时逢。经过“拨火悟道”的灵祐,由于善解佛理,逐渐成为以“平常心是道”著称的洪州禅系的法徒,后升为典座(负责寺院厨房工作的和尚)。
 
 
其时,有一位司马头陀(姓司马的僧人)来到怀海处,提起湖南潭州(今长沙)的沩山,风景殊胜,认为那是一块很适宜启建大道场聚众修持的宝地。怀海希望头陀能从僧众中选一人前去开辟,头陀一眼看中灵祐,认为灵祐可做沩山正主。怀海夜召灵祐,托付他前去沩山“嗣续吾宗,广度后学”。第一座弟子华林觉闻知后,争着要去。怀海命二人当众测试,他手指一个净瓶,要他们各出一语,但不可直说是净瓶。华林觉乃另作比喻。而灵祐不答,用一脚踢倒瓶子走出门去(因踢倒瓶子后,未倒出或流出什么,不言自明是净瓶也)。怀海笑道:“第一座输了。”
 
 
于是灵祐去了潭州。当时,沩山峻峭幽僻,四无人烟。灵祐结庵其中,日与猿猴为伍,采橡栗充饥。即便如此,他仍“凄凄风雨,默坐而已,恬然昼夕”。一派安贫乐道,随缘度春秋的行持风范。在苦修8年后,原百丈寺的懒安和尚带几个僧人奉师命前来帮助。懒安表示,愿意为灵祐当典座,等到寺僧聚集至500人众时,再辞山他去。自此寺僧渐多,山下居民闻知其事,也纷纷入山归依并合力建造寺院,由此常住人员越来越多。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时任潭州刺史(一州之长官)、湖南观察使(中央派到地方巡视的使者,可全权处理地方事务)的裴休(后官至宰相)的敬信与支持。由是,国内研究禅学的佛教徒纷纷到沩山参学问道,灵祐常升堂说法,启悟透辟。灵祐还为学僧开释“顿悟”的修行途径,受其启迪后成为著名高僧的有仰山寺慧寂和尚、香严寺智闲和尚等。仰山慧寂后来阐扬灵祐的禅学,创立了闻名遐尔的“沩仰宗”。唐武宗李炎于会昌五年(845年),下旨废佛,“没寺逐僧”。灵祐不得已遣散僧众,自己也裹起头巾,隐藏民间,等待春暖冰消之日的到来。至唐宣宗李忱即位,下令恢复佛教,时任转运使(主管运输事务的官员)的裴休才重新把灵祐迎返沩山,再建寺院。灵祐住持沩山,坚守师门“百丈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带领寺僧们边参禅,边耕垦,使沩山成为农禅并重的大道场,人数最多时达1500人以上。沩山道场自给自足,法喜充满,法音远播,在安顿流民,减轻国家负担,稳定社会人心以及培养佛教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在禅学理论方面,灵祐深得怀海的奥旨,主张直心、“情不附物”。所谓直心是指不与谄曲、虚伪之心相合。一颗斜曲的心,必然为凡情俗欲的烦恼所覆盖,是染污了的无明之心,是自己不健康的同时还会给他人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心,这是与正道与真理南辕北辙的虚妄之心。相反,只有以直心来生活,来为人处事,才能促成自己与真理与正道的最终契合,才能真正开启人人本有的“真心”的巨大潜能,达到消除一切自寻的烦恼、还生命以自在无碍的健康面目。所谓“情不附物”既指不沾不滞,如鸟飞空中,无迹可寻一样,才是真正的“直心”。灵祐认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道同,人人都有个解脱路”。
 
 
灵祐弘扬佛教40余年,造就高僧甚多。大中七年(853年)正月初九日,他洗漱正坐,怡然圆寂,葬于潭州沩山,塔名“清净”。朝廷赐谥号“大圆禅师”。灵祐著有《沩山警策》一卷。后人整理有《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一卷。今存明代《沩山警策句释记》二卷,《沩山警策指南》、《沩山警策注》各一卷。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乡人在灵祐出家处长溪县建善寺附近建造“大沩院”。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长溪的遵仆禅师特往湖南瞻寻沩山遗迹,归来后又在原“大沩院”附近的柏岩,建“大圆庵”,以纪念灵祐禅师。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