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 俞 杰
  
陈振龙,福建长乐青桥村人,约生活在明嘉靖中至万历末(1543~1619年)。他家上一辈人都是读书人,其年未二十岁即中秀才。当时,福建常遭旱灾,粮食歉收,民多饥苦。福建巡抚(明清朝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之一,地位仅次总督)金学曾关心民间疾苦,到长乐观察民情,了解施政得失,在向县学诸生询问防备灾荒之策时,陈振龙的回答最合他的心意,被拔置第一。此后,陈振龙参加乡试(古代省级组织的科举考试,选拔举人)不利,便不再追求科考功名,移家于闽县南台达道铺(今福州市仓山区),并随众商人前往吕宋(今菲律宾)经商。当时,吕宋为西班牙所占领,殖民者把从美洲掠夺来的金银在吕宋同中国商人交换生丝和丝织品等,自倭寇之乱发生后,中、日两国绝交,其民间贸易以吕宋为转口,因此,到马尼刺(今菲律宾马尼拉)的福建商船每年至少有四五十艘之多。
 
 
陈振龙到吕宋后,一面经商,一面留心当地农事,看到山岗旷野,遍地青藤,家家户户都种有朱薯,并了解到此薯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朱薯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朱薯传至吕宋;朱薯易种、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生熟皆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之用。于是陈振龙即学习种植法,出资购买薯种种植。他念及故乡背山面海,土地瘦瘠,每遇饥荒,人民受苦,如果能移植朱薯,可以解救灾荒。因此,不顾西班牙殖民政府禁止朱薯出境之令,在向当地土人请教移植之法后,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密携薯藤,将其“绞入吸水绳中”,避过出境检查,经7昼夜航行带回福州。这一年,闽中大旱,五谷歉收,民间苦饥。陈振龙之子陈经纶上书金学曾巡抚,申报吕宋朱薯可以救荒,且易栽种,不怕水旱。金学曾批示:“夷国之薯,气味甘平,可补粮食不足。该生涉险带种西归,事属义举。速觅地试栽,俟收成之日,果有成效,将薯呈验,另行通饬。”是年七月,陈振龙父子即在达道铺房屋后门纱帽池边空地上试行栽种。4个月后,启土开掘,见藤下朱薯子母钩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生啖熟食,均可果腹。金学曾闻朱薯试种成功大喜,于次年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闽省严重饥荒因而得到缓解。闽人感激金学曾推广种植朱薯之功德,故改朱薯名金薯;又因其由外国引进,故俗名番薯。民众还在福州、福清等地建报功祠,专祀金学曾和陈振龙。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又撰《金薯传习录》传世(该书是一部引种、推广、种植和传播朱薯的农业科学史料汇编,也是一部珍贵的科学史文献)。清乾隆年间,金薯种植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因金薯地下块如瓜,在我国北方又称地瓜。金薯有红、白、黄、紫等多种,不仅可充饥,且可制成淀粉,酿成酒。酿出的酒,俗称“地瓜烧”。
 
 
陈振龙把朱薯引入我国,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至今,全国金薯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年产量折原粮达三千万吨,占世界朱薯产量的80%。清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纪念陈振龙引种番薯和金学曾推广番薯种植的义举。郭沫若先生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